前两天,中国美术学院下发的《新生安全知识手册》引发了巨大争议。
手册中提到性侵害产生的因素中,包含女生自身的内在因素,例如注重打扮,长相漂亮,处事轻浮,无力防卫等。
这熟悉的“受害者有罪论”让网友们愤忿不平!
对此,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保卫分会秘书长回应称,
“出发点是想提醒女生存在上述因素更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,并不是将责任归咎受害者。我们审核中发现一些表述确实不够严谨,明年修订时会修改。”
一直以来,女生“穿着暴露”、“举止轻浮”、“夜间独自出行”、“防备心弱”等等问题都被宣传为“更易成为性侵对象的因素”,
但性侵的犯罪行为的主体,倒是不怎么提。
他们不犯罪,女生需要防这防那吗?
他们真的想犯罪,女生防着又有用吗?
美国的Jen Brockman曾发起了一个展览《What are you wearing?》(你当时穿的什么衣服?)
顺着入口走进去,你会发现摆着这样一张卡片问到:“What are you wearing?”(你当时穿的什么衣服?)
每件衣服旁边都放置了一张小卡片,做出了无声地回答,其中一张卡片写到:
“事发之后我好几天都没有去上班,当我把这件事告诉我老板的时候,她问我:“你当时穿什么衣服?”我:“短袖上衣和牛仔裤,你去打篮球会怎么穿?”之后,我就转身离开了,从此再也没回过公司。”
相邻的一张卡片上写着:
“一件泳衣,我们在海边划独木舟划了一整天,原本是非常快乐的时光,当我正准备换衣服的时候,他们走进了我的帐篷。”
“一条红色的裙子,几个月之后妈妈还问我为什么不穿裙子了,那年,我只有6岁。”
“你穿什么衣服?”
这是人们经常问性暴力的幸存者的一个问题。
这似乎是对受害者的责备和暗示——肯定是你穿得很暴露吧,不然可能就不会这样了。
但事实上,不是这样的。
展览中的这些都是非常日常的普通着装,大家平时都会穿。
每一件衣服也都是自愿捐赠,展出也获得了本人许可。
“你那天穿的什么衣服?”
“我最喜欢的黄色T恤,但我忘记当时穿的是什么裤子了,只记得当时很混乱,想赶快离开哥哥的房间,回去看我的卡通片。”
“你那天穿的什么衣服?”
“我的工作服。当时我要去上班,那个男人却突然闯进我家,然后一切就失控了......”
“你那天穿的什么衣服?”
“普通的衬衫+短裤,我跑步回家的时候撞到了那个男人,他一直骚扰我,说我身材很火辣,尽管我想方设法逃跑都没能躲过那一劫。”
“你那天穿的什么衣服?”
“我穿的是卡其裤,那天我只是赶着去上课作报告而已。”
司马发现有块展板上挂着三件衣服,都是属于同一位受害者的。“T恤和牛仔裤。性侵已经在我身上发生三次了,三个不同的恶魔出现在我的生命里,每回遇害我都是穿的短袖和牛仔裤。”
令人痛心的是展厅里甚至还有童装。
这些衣服就是铁证,它们每一件都静默无言在无声地诉说着:
性暴力与衣服无关,
也与受害者无关。
学校出于安全因素预防性侵当然是对的,
但是否更应该去维护安全的校园环境,加强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建设,从根源上预防犯罪行为。
而不是牢牢抓住受害者的“内在因素”,说上个六七点……
你觉得呢?